何謂「痛苦指數」? 痛苦如何量化?

作者 :
何謂「痛苦指數」? 痛苦如何量化?

現在大環境下,台灣正處於油電雙漲、物價齊揚以及失業率不斷攀升的時代,大家普遍感到痛苦。幾年前才剛發生塑化劑事件,而最近又爆發毒澱粉事件,更是衝擊整個台灣社會,民眾人心惶惶。

1970 年代,美國總體經濟學家亞瑟·奧肯發表了「痛苦指數 (Misery index) 」。這項指數是一種總體經濟指標,它以技術性分析的方式量化居民對當地生活品質不滿意的程度,藉以衡量一國人民所面對的經濟情勢。

其公式為:

痛苦指數 =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 + 失業率

以台灣為例,2013 年 4 月台灣的痛苦指數為 1.04% + 4.07% = 5.11

2012 年 5 月至2013 年 4 月台灣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採用物價指數及失業率作為計算基準,是因為物價上漲會削減了大眾的消費能力,而失業率提高則則會剝奪個人的消費能力。物價指數愈高,代表人民對經濟現況愈令人失望。

真正將痛苦指數發揚光大的人是美國前總統雷根。雷根在 1980 年以七十歲高齡角逐總統大位時,不斷在競選演說中一再詢問民眾:「你們的生活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雷根利用痛苦指數將民眾的苦悶、失望化成了數字,讓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百口莫辯。

1980 年美國通膨率 13.5%,失業率 7.1%,合計痛苦指數高達 20.6,確實比四年前高出許多。(一般痛苦指數的判定標準為,當指數超過 20%,表示該國經濟正處在悲慘狀態。)

以下為今年 3 月全球主要國家的痛苦指數表:

2013 年 3 月主要國家/地區的痛苦指數

在經濟數據慘淡、物價上漲、二代健保、證所稅上路的情況下,讓台灣民眾有種萬物皆漲唯薪水不漲的心情。跟主要國家相較,台灣的痛苦指數仍高居不下。政府最近在政策上大放利多,希望解救台灣的「悶經濟」,但人民的痛苦誰來解救?

(資料來源 : 行政院主計總處、維基百科、工商時報)(圖片來源 : Thomson Reuters)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