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資人是否覺得好的投資標的愈來愈少而感到悶悶不樂呢 ?
台股自從證所稅風暴後,投資人信心大減,資金動能不足,每日交易量難以突破千億大關,現貨市場如一攤死水,連帶影響期貨市場交易熱度,市場波動率年年萎縮,獲利水準大不如前。
停滯的台灣市場,海外成了新選擇
自201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證所稅修正案後 (更多內容參考證所稅詳細說明:投資的煩惱 – 「交易成本」),如今第二階段除了原本四類被強制核實課稅的投資人外,再多加入出售金額在10億元以上的大戶課0.1%所得稅(也就是年初鬧得沸沸洋洋的大戶條款)。從證所稅開始徵收以來,台股的多頭力道已經趨緩,更重要的,台股已經走了將近七年的多頭,並且在高檔區做了一個大頭部,未來向上的關卡重重。
讓我們透過股市的周轉率來看股市的行情變化。一支股票如果要上漲,勢必需要有主力抬轎,所以「成交量」、「周轉率」這兩項要素是觀察重點中的重點。
如果單以台股來看,台股的周轉率至2007年後即年年下降,近兩年的周轉率都只有80%上下,在更細看下去,台股的月周轉率也只在5%~7.5%,甚至在今年2月還出現3.52%新低的數字,相較於其他股市表現,台股的表現可說是吊車尾,雖然台股台指的波動率在今年下半年波動較大,但仍無法大幅提升,宛如一灘死水的周轉率及量能表現也讓投資人失去信心,也讓許多大戶步出台灣市場尋找波動率高的海外市場。
而在這之中,表現最亮眼的就是去年底轟轟烈烈開通滬港通的「上證指數」,周轉率和成交量一飛衝天,更在2014年周轉率首度超過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市場跨境的成功也讓台灣看到新的契機以及商機。國內不少券商都已經察覺到光靠台灣的成交量,要在競爭激烈的同業中生存下來愈來愈難。不過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有幾家券商開始在中國和香港佈局,擴大經紀業務中海外商品的部分,期望能貼補國內業績缺口。因為相較於台灣的市場規模,海外市場在資金及市場規模上具有更多的選擇,到處都找得到獲利的機會。
舉例來說,中國近期傳出消息,將開始允許法人或個人到海外交易所交易海外期貨,根據路透的報導,「中國原油期貨」預計10月上市,成為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第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指標,中國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原油基準價格確定機制中的影響力,畢竟中國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
另外在美國華府舉行的第7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中,中國承諾將擴大對外資開放進入資本市場,允許外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證券公司或期貨公司(但持股不得超過49%)、允許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開展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雖然大陸對全面開放金融產業與海外接軌有著政治上的矛盾,但沒有人會對綠油油的鈔票過不去,可以看出大陸官方對海外市場計畫的積極配合。此外,金管會也在2014年一口氣修訂6項期貨相關規定,其中包括未來接受大陸民眾、法人及其在大陸以外國家或地區設立買賣期貨分支機構委託,而期貨商也可成為大陸民眾或法人的代理人。
除了政府大力推動外,商界也是不遺餘力的配合。「國際通」證券公司為登記在證交所下的子公司,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將此國際通證卷公司形容為一條通往每個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未來國際通能對國內券商收單,進而向對方證交所設置的對口券商下單,由股票擴展至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由此可見,政府大力的推行海外市場交易,就是看中海外金融市場的交易活躍性遠遠超過台股,更容易找尋獲利的機會。身為不落人後的投資人,您是否也在蠢蠢欲動,準備跳出 comfort zone,一起加入交易國外金融商品的行列呢?
海外商品的選擇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熱門商品的交易量巨大,不容易被主力操作。因此在趨勢成形後,持續的時間較長,只要投資者善用停損,抓對趨勢,不僅不容易被洗下車,還可以逮到可觀的波段漲幅,再搭配槓桿應用,一年獲利 40% 絕對不是夢!也正因為如此,出走的大戶嚐到甜頭後,波動率小的台股便不再有吸引力,反而以海外商品為主要操作的市場。以下圖說明海外期貨市場的波段漲跌幅:
eSignal之海外期貨市場波段漲跌幅
上左為白銀期貨,突破前低 29.17 後進場,價格站上 50 日線後出場,波段跌幅 30%。上右為日圓,波段跌幅達 14% ( 貨幣市場中可使用的槓桿可高達 10 – 50 倍 )、下左為日股、下右為黃金 ( 金屬、能源、農作物等期貨,每年都會輪流出現波段幅度 20% 以上的走勢。)
大家可以看到,海外金融商品,即便是最小的漲跌幅,也都有 14%,只要耐心等待、細心觀察,抓對趨勢,就會有獲利的機會。
尋找波動率大的市場
專業投機原理一書作者 Victor Sperandeo 曾說過:「在美股波動率較大的月份中,當沖獲利的機會較多」,依照這邏輯來看,在不同的商品中,波動率較大的商品,也可以找到較多的獲利機會。
投資人到市場上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與其在波動率小的市場猜方向、拚技術,不如將視野放大到全球,找尋波動率大的市場做趨勢交易!
但是在尋找波動率大的商品同時也要注意到一點,波動率並不是全部,成交量大小才是重點!即便是相同的波動率,成交量規模大小決定了你是否可以順利的進出場。沒人可以保證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看的準市場趨勢方向,而一個成交量小的商品,它的暴漲暴跌很容易失控,或者陷入人為操縱。那時你就不是在那市場中尋找獲利的機會,而是成為待宰的羔羊。
MetaStock 2015台股與海外商品波動率比較圖 橘n225 紫txc1 綠GCC1藍ES-Mini
從上圖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台期是近期波動率最小的商品。相較之下,ES-Mini 的保證金與台期差不多,但是只要跳動一檔(四檔等於一點,每一種商品對於一檔的定義都不同,投資人要查清楚),就可能有 12.5 美元(375 台幣)的獲利(當然也可能是虧損。)對於以投機交易維生的交易者,不可謂不誘人!
散戶操作海外市場的隱憂 ─ 報價
報價為交易之母,報價資訊的即時與穩定,是投資者進行交易前應該調查的功課之一,如果採用一般的網站、或是較便宜的報價源作為交易的基礎,在實際交易時,常常會遇到許多突發狀況。
舉例來說,假設投資人想使用的交易策略是突破進場,那麼當價格突破前高或前低時,通常價格震盪的幅度也很大,若此時收到的報價慢了,投資者可能面臨限價下不到單,或是市價滑價過大,造成停損金額高於預期的情況,不論是何者,對投資者來說都是相當大的傷害,而且是不必要的傷害。除此之外,若報價源提供的全球商品不夠完整,投資者要如何持續追蹤商品走勢,在趨勢的初始階段就進場?
要抓住獲利機會,自我精進與交易工具同等重要
與其事後悔恨沒跟到趨勢,或是太晚發現趨勢,不如事前做些功課,找尋市面上能提供即時穩定報價且能協助投資者追蹤全球商品的報價平台,如 IDC 的 eSignal、Thomsom Reuter 的 MetaStock 等。這些專業的報價平台,當然不會免費提供給投資者,花點小錢,取得即時的報價,總好過看對了但沒買到,或是滑價過大帶來超乎預期的停損,停損金額說不定都超過花在工具上的錢。
最後跟各位投資人分享一下,eSignal 大中華區代理商”兆毅資訊”考量到過高的即時報價費,對投資者來說是個負擔,因此提供了嶄新的方案,讓各位投資人參考。只要投資者擁有國外券商 IB (或其他海外券商帳戶)帳戶,向兆毅資訊訂購eSignal專業決策軟體,即可申請 CME Group交易所超值優惠方案,原價將近4000元的交易所費用,只需120元即可擁有。CME四大交易所合計,可為投資人每個月直接省下大約新台幣1萬5千元的即時報價費用。真的有心向海外交易進軍的投資人,都應該去了解各式各樣的工具,以輔助自己交易。
延伸閱讀:
投資海外市場已成趨勢,複委託越來越熱門,何謂「複委託」?
複委託費用比較
IB 開戶教學
IB TWS平台下單教學
海外交易複委託 ─ 您不可不知的所得稅
「海外衍生性商品」比一比,掌握獲利新契機
美股當沖、一點就通
ETF 多元投資組合輕鬆做
海外熱門商品 – 揭開摩台指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