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就在不久前,許多台商朋友到對岸發展,不斷誇耀著中國經濟奇蹟,以及自己爆發式的致富過程。為了鞏固在對岸的事業,身邊的朋友更是不惜放棄在台灣的一切,舉家遷到中國大陸。
然而,這個 21 世紀的淘金天堂正迅速褪色,而富人急於逃離這塊土地的現象更是令人傻眼。根據法國興業銀行與中國胡潤研究院聯合發佈的《2012中國高淨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目前中國資產過千萬的富人達到 270 萬人,平均年齡為 39 歲。其中,億萬資產以上的富豪 6.35 萬人,平均年齡為 41 歲。在胡潤研究院公佈的 2013 全球富豪榜上,中國 10 億美元的超級富豪數量達到 212 人,美國為 211 人。
然而,這些钜額的財富正快速地流向國外。特別是近來中國對內進行整肅,加上薄熙來、陳光誠等事件的衝擊,以及中國人民仇富情節,更使得許多使得黨政高官與富人感到人人自危,更加快了中國資金移向國外的速度。
中國大陸民間研究機構的統計顯示,在 2012 上半年,有超過 16% 的中國富人已移民海外,或是正在辦理移民手續,44% 的人計畫辦理移民。另外,中國有超過 85% 的人計畫將子女送到海外求學,超過 30% 的人在海外擁有資產。
將錢藏到安全的地方
根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的研究,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第一次是百年前,以華工為主要群體;第二次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以留學生等高學歷人才為主體。但是今天,位於金字塔頂端的一群富人與知識菁英,成了這一波移民的主力軍。國外觀察家將大陸目前大舉移民的現象稱為「我現在就要走」。
蕾秋是一家全球跨國飯店集團的業務總監,儘管現在的工作報酬相當優渥,但她卻積極為移民鋪路:「一有機會,我就一定要離開,愈快愈好!」問她為什麼這麼斬釘截鐵,她表示她對中國政治與經濟的未來都卻乏信心。蕾秋皺著眉頭說:「未來幾年內,一定會有大變動。」
而 Paul 則是到美國攻讀電腦碩士學位後,因為看到國內經濟情勢一片大好,一拿到畢業證書,就立刻回國自行創業。辛苦了幾年,他的電腦公司已經小有成就,但最近已成為美國公民的 Paul,正想辦法透過各種管道將資金外移。對於 Paul 而言,賺錢的最佳地點還是在中國,但資金外移則是為了將賺到的錢,放在一個他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由此可見,中國富人將資金外流,所尋求的不是最高額的回報,而是一個能夠妥為保存資產的避風港。有鑑於此,中共中央正高度關注這個現象,並提出將來要進一步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這種監測也將人民幣囊括在內。
外資企業紛紛出走
向外逃跑的不只有中國富人,一些大型跨國公司撤離中國市場的跡象似乎越來越明顯。曾經,中國豐富又廉價的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2002 至 2011 年的 10 年間,中國接受外資高達 1.0782 兆元人民幣的投資,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現在風向已變。從 2011 年第四季開始,外資的對華投資已經連續 5 個季度低於上年同期。2013 年第一季度雖然高於上年同期,但增幅僅為 1.4%。歸根究柢,香港、台灣這兩個率先投入中國市場的領頭羊,正是讓風向改變的主要原因。
目前香港佔外資企業對中國投資總額的 6 成,在 2012 年,香港向中國大陸投資了 57.22 億美元,減少了 7.4%。台灣的對中國投資也從 2 年前開始減少,顯見港台到大陸的投資熱潮已明顯降溫。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品龍頭佳頓 ( Jarden )、卡特彼勒 ( Caterpillar ) 等全球 500 大企業相繼將部分產品從中國代工業撤走後,福特汽車公司又作出了將 1.2 萬個工作崗位從中國和墨西哥遷回美國的決定。
另外,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也把它的陶瓷杯製造從中國撤回到美國中西部,體育用品公司 Adidas 也關閉了在中國唯一自有的蘇州工廠。而一個最新的市場新聞是,在中國青島的 14 家韓國珠寶和飾品企業,集體返回了韓國。
而企業外逃的原因極其簡單。經過將近十年的經濟大擴張,中國的勞動成本不斷上升,加上人民幣不斷超發,在 2012 年 4 月,中國 M2 已經到達 90 兆人民幣,預計到 2012 年底將突破 100 兆人民幣,約為 15.9 兆美元。中國以美國 1/3 的 GDP,卻發行了比美國 15 兆美元 GDP 還高的貨幣數量,這也難怪中國的通膨從 2007 年開始如脫韁野馬般欲罷不能。高速通膨及人工、土地成本不斷的上漲,外資在中國經營已經無利可圖。
外資的情況如此,那麼中國企業又如何呢?其實,一向以「堅忍不拔」精神著稱的大陸內資也做不下去了。溫州商人向來有「中國猶太人」之稱,而溫州企業從 2011 年開始出現倒閉潮。2012 年 5 月,台州最大出口船舶企業金港船業提出破產申請;之前,2011 年 10 月寧波藍天造船集團和寧波恒富船業有限公司先後倒閉。2012 年 9 月 5 日,中國第一家在倫敦上市的溫州船企東方集團發出資本重組或轉賣公告。市場傳聞,溫州製造業 60% 可能破產。
官方數字印證了目前溫州的經濟現狀。上半年溫州的 GDP 總量跌出浙江前三,增速更是位列全省 11 市之末。6、7、8 三個月,溫州的出口總額同比都是下降的,且 7、8 月份的下降幅度都在 8.5% 以上,9、10 月份的資料據此趨勢來看也不太樂觀。而輕工業品企業,如服裝等,更紛紛外移到東南亞,如越、高、寮等國。
中國經濟的未來
中國依然是個巨大市場,中國共產黨依然強而有力的掌控整個國家。但是經濟情勢並不會因為政治多麼強而有力的移轉。中國的經濟必須轉型,山寨型、資源掠奪型及中國各大小國企的壟斷型經濟體必須改變。
改變的過程並不美好,波折是可預見的,但是這是中國新一代的中央領導人習近平及總理接班人李克強所面臨的最嚴苛的挑戰。中國未來幾年的政治因為領導人換代需要重新洗牌,而經濟則充滿不確定性的疑慮。尤其在 2008 所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機還沒過去的當下,中國經濟的未來更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這些都大幅的考驗中國新一代領導班子的智慧及技巧。
中國經濟的未來到底會平緩的軟著陸,還是產生硬性的社會性結構斷裂,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圖片翻攝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