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完美跳水,銀行流動性不足為元兇

作者 :
中國股市完美跳水,銀行流動性不足為元兇

6月24日,黑色星期一,相信中國股民都會記住這一天。

早上一開盤,上證與深證就如同雪崩一般,從一絲絲、一點點下滑,到整片整片的崩落,過了午後,更開始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轟隆隆地以驚人力道傾瀉而下,使得中國股民幾乎無能倖免地慘遭活埋!

到收盤時,上證綜合指數收盤跌 109.86 點,跌幅達 5.3%,創近四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收報 1963.23 點,成交量 879.7 億元;深圳綜合指數收盤跌 6.73%,收報  7588.52 點。成交量 915.9 億元。

eSignal 上證走勢圖

eSignal 深證走勢圖

下跌元兇 — 銀行股

從盤中開始,海峽兩岸主要財經媒體不斷發佈最新股市崩跌消息,整個上午最重要的財經新聞就是 A 股暴跌。

大家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櫥窗,那麼中國股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絕大多數投資機構均口徑一致地將矛頭指向銀行股。這其中,有非常複雜而糾結的歷史因素與國家政策,就讓我們細說從頭。

前幾天,eyeProphet 就已經報導了影子銀行其中清楚說明瞭這種類似地下錢莊的民營金融機構可能導致的巨大風險,而中國的影子銀行更是將這種金融體制發揮到了淋漓盡致。中國影子銀行體系包括當鋪、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非銀行機構,以及私募股權基金、委託貸款、信託貸款、資產證券化及衍生性商品等金融創新業務等。

自 2010 年起,一般民營企業或是個人想要向銀行貸款週轉變得非常困難,因為中國政府開始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銀行要收緊借貸,私營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的貸款申請都會被銀行否決掉。即便是企業提供足夠的擔保品與抵押物也一樣,不行!

萬般無奈下,許多民營企業只好以接近高利貸的利率進行民間借貸。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坦言,中小企業從銀行管道獲得的非抵押貸款利率在 15% 以上,是大型國企的 2 至 3倍;從民間管道獲得的短期拆借貸款日利率通常達 0.2% 至 0.6%,年化後約為 50% 至 150%!

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and Poor’s)估計,截至 2012 年底,中國影子銀行的整體市場規模約 3.7 兆美元,相當於 GDP 的 44%。有鑑於下一波金融風暴隱然成形,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於 6 月 18 日正式提出警告,中國信貸泡沫正處於現代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而且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正在失控,貸款人已經沒有能力展延短期債務。

以 GDP 為最高指導原則

說穿了,中國影子銀行的逐步壯大,全都肇因於民間與個人不可能從銀行那裡借到錢,因為主流銀行把他們的注意焦點,集中於大型國營企業的需求。

中國擁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兩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另外還有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民銀行等國有獨資銀行。但是,在中國如此特殊的政治體制下,這些銀行全數都是政策性銀行,僅為國營企業服務,扮演著政府資助管道的角色。他們對國家重點企業所發放的貸款額度高達 90%,對國有重點的建設項目的貸款也佔整體市場的 75%。貸款的發放並非以商業目標為基礎,而是為了實現政策目標。

在一切以追求 GDP 成長的大前提下,中國銀行無法嚴格審視貸款品質,而過去中國銀監會也絲毫不重視這個問題,只因為:「這些貸款全部是用於基礎建設專案和政府資助計畫。」因此,銀行每年所核銷的國有企業不良貸款,動輒數千億元人民幣,使得銀行資產負債表面臨沈重的壓力。

為了用不斷攀高的 GDP 為自己增添政績,中國地方政府官員徹底明白一個道理,透過基礎建設帶動地方經濟及就業發展,是最方便可行的辦法。據統計,今年 2 月以來,大陸多個省份已公佈的地方投資計劃涉及金額超過 20 萬億元。此舉或能對拉動地方 GDP 成長產生短期影響,但卻給未來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中國地方政府大規模建設,蓋出了許多荒蕪人煙的高速公路

除了用於經濟計畫之外,中國地方政府和國企也不斷透過銀行來獲得遠遠超出其財力範圍的開支,而中央政府對此一直難以控制,中國國內的房地產泡沫就是鮮明的例子。

沃頓商學院房地產教授約瑟夫·吉尤科 (Joseph Gyourko) 在其與人合著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撰寫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根據北京收集的土地拍賣資料:「自 2003年第一季以來,實際的、品質穩定的土地價格上漲了將近 800%,其中一半是在過去兩年內上漲的。」由於銀行直接或間接地為國企提供貸款,因此許多國企便大肆購地,成為中國土地價格飆升的幕後黑手。在競購土地時,國企甚至不惜以高出 27% 的出價來競標。這類的房地產炒作,這對提升經濟走出困境無益,卻導致銀行曝險過高,也使銀行信貸成為政府重大的金融問題。

一旦房市泡沫、房價崩跌,銀行的資產品質便急遽惡化,銀行業因而嚴重受創,導致金融體系無法正常運作

國企借低放高賺一手

中國另一個奇特的現象是所謂的委託貸款,也就是由政府部門或國營企業提供資金,或者直接向銀行貸款,然後再經由銀行仲介,借貸給有急切資金需求的特定對象。

近年來,大陸效率低下的央企和國企開始遭遇產能過剩的危機,如果將資金用在生產上,生產愈多、損失愈大,使得國企必須另謀賺錢的管道,於是他們決定不將錢投資於本業,而是借給其他更小的企業,收取數倍於銀行的利息。

根據統計顯示,2012 年中國 37 家央企與國企總計借貸了 3 萬億元,其利潤中有 1500 億元實為利息轉移。而由國企借低放高的信貸金額,在今年前 4 個月已倍數成長,由 1 年前的 6360 億元人民幣,到今年達到 1.6 兆元人民幣。

壓力鍋終於爆炸了

銀行資金流動性不足,也是這一次中國股市崩盤的直接原因之一。往年到了年中和年末資金最緊張的時候,中國央行就會及時伸出援手,幫助市場緩解流動性,但是此次央行拒不「放水」,其目的是加大對銀行施壓,以抑止非正式借貸及投機交易,因而導致銀行「錢荒」。

中共總理李克強所帶領的新一屆政府,在上任短短三個月以來已經開始正視中國金融風險隱患,因而採取強硬的姿態,並且於 6 月中公開聲明,重申不會再輕易發錢的觀點,要靠「激活貨幣信貸存量」來刺激經濟。在金融領域的「新政」是李克強上任來諸多領域改革中的一項。

在短期資金近乎枯竭的情況下,場內場外的業內人士開始透過各種管道借錢,但仍不解渴。6 月 20 日,當日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最高達到史無前例的 30%,7 天回購利率最高達到 28%,形成「銀行同業間互放高利貸」,並使得銀行流動性非常「緊張」。近年來,這兩項利率往往不到 3%。

由於利率之高,所有參與者被嚇到,托管銀行不願輕易結算。大額交易延遲,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券款對付交易延遲,最後交易系統再次延遲半小時關閉,給銀行提供時間找錢,這已經是一個月來的第三次。金融專家們普遍相信,此次「錢荒」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一個設計不良的壓力鍋,很容易因為一個小小的操作失當而爆炸。中國信貸問題的壓力鍋,何時會炸開來,很難去預測確切的時間點,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其影響絕對不會小於雷曼兄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

(作者:Stella Kao,曾是資深科技記者與產業研究人員,對於財經議題一直有熱情、有想法,目前持續觀察中港臺之金融情勢。個人email:stella@tw-edge.com)

(圖片翻攝自網路)

Tagged with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