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望成為全球金融中心?

作者 :
台灣有望成為全球金融中心?

銀行為金融業成長的火車頭,盈餘佔金融業比重超過六成,而台灣2014年,金融業獲利衝上5022億元高峰,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預估,2015年應可再成長一成,趕上國際同業水準。而台灣金融業2014年ROE為11%,雖較2013有所提升,但相較於亞洲前100大銀行皆維持在14%,還是略嫌較低。

 

(註:ROE的意思是指稅後純益除以股東權益,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拿股東的錢去投資的報酬率。)

 

現階段 台灣金融機構排名仍落後

從英國The Banker雜誌2014年全球前1000大銀行排行榜來看,此排行以各公司資本為基礎,台灣雖有29家銀行上榜,但排名最高的兆豐銀行卻僅止於171名,但新加坡、印度、韓國皆在百名之內,顯示台灣最大的銀行在全球排名落後,且與亞洲各國銀行皆有一段差距。

 

而在ROA的比較上,台灣前10大銀行僅上海商銀可擠入世界前500大,其餘皆在500名之後。資本越高的銀行,競爭力越高,由此可知,台灣資本最高的銀行全球排名卻落後,顯示我國銀行規模不夠大,若要出去打亞洲盃,還是略顯吃力。

 

(註:ROA常用來衡量銀行和金控公司等負債較高的行業,相較於ROE,ROA多考慮了負債所帶來的效益,此數值越高,表示資產利用率越好。)

 

金融機構走出台灣 整併轉型擴大規模

今年度在台灣金融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打亞洲盃」。政府為了強壯台灣銀行,讓台灣銀行可以與亞洲銀行競爭,進而擁有一席之地,於今年度開始實施民民併,取代公公併,藉由併購,擴大銀行規模。金管會於今年度同意金控等金融業啟動公開收購,但為避免後遺症,收購門檻從25%拉高至51%,且收購對象不包含公股銀行。

 

金管會鬆綁限制 Bank3.0時代來臨

今年度,金管會也鬆綁許多其他金融限制,為了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允許金融業投資金融科技業,這將促進銀行業Bank3.0的發展,減少台灣一個街角一家銀行的現象。Bank3.0於今年度正式啟動,第一波開放申辦信用卡、小額信貸、房貸等12項低風險業務,讓客戶不用跑銀行,線上即可辦理。而在推動台灣金融機構走出台灣與線上辦理的同時,金管會為了提升台灣市場的開放度與透明度,也實行3O(OBU、OSU、OIU)新產品業務開放與機構設置,希望藉由更多元化的產品及法規鬆綁,吸引人才以及流通在國際上的金錢帶回台灣。

 

(註:OBU為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SU為國際證券分公司,OIU為國際保險分公司)

 

其中OIU為下半年最重要的金融政策,為爭取陸客理財商機,金管會推動保險公司設置OIU,讓資本適足率(RBC)250%以上、三年內沒有重大違規紀錄,或已經改善的保險公司,可以申請設置OIU。金管會6月底前已經核可七家,包含國泰產險、富邦產險、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全球人壽、中國人壽及中信人壽等申請設立。目前還有五家保險公司,還在跑金管會與央行的審核進度,如無意外,可望7月底前核准過關。

 

1

台灣金融機構力求改革 但真的能與國際競爭嗎?

以上金管會的這些舉動,都在在顯示我國將鎖定亞洲市場為理財新商機且改革金融環境的決心。打亞洲盃及Bank3.0的時代來臨,勢必會為台灣金融業帶來改變。打亞洲盃是市場上普遍認為對的方向,但是如何在競爭之中,從自身優勢出發,尋找利基點才是重點所在。

 

而民民併的併購只能解決台灣銀行規模不夠大的問題,但若要在ROE上,也就是獲利能力上,與國際銀行競爭,則需要再增加另一帖良藥,例如修改金融法規與租稅制度、開放業務工具與範疇等,作為政府與業界努力的方向,才有可能使台灣整體金融機構有效提升競爭力。

 

(資料來源 : 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金管會、工商時報)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