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爾街上,眾人低聲交談的首要議題並非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全球股災」,而是伊波拉(Ebola)。
註:伊波拉病毒為ㄧ人畜共通病毒,傳染途徑為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及體液。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由於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的疫苗,因此個案死亡率達九成之高。
過去幾周市場波動加劇,股市出現年內最大跌幅。截至周一收盤,S&P 500較9月中旬下跌6.8%。雖然有人認為這係導因於全球經濟放緩、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動亂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Fed)結束刺激措施,不過,投資者對這些問題的擔憂已持續數月,以上述因素做解釋不大合理。
(MetaStock:S&P500)
面對加劇的跌幅,有人提出一個新的解釋:伊波拉。對交易員和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不了解的領域,其對經濟和企業業績的影響也是個很大的未知數,華爾街的財經分析師素來對就業率、經濟成長等數據極為敏銳,然而,對高度傳染性的災情卻鮮少有經驗。畢竟,這數據必須推算全球人民的心理狀態,而這並不如一般經濟預測單純。
當西非的數千位醫護人員正致力於控制伊波拉災情,美國的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正極力地避免伊波拉病毒在美國境內擴散,而在此同時,財經分析師也嘗試評估伊波拉災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性。
讓人震驚的是,數字並不好看。
其中又以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最具權威性,世界銀行以經濟模型做出估計,提出伊波拉疫情若被控制住,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則相對較小,約耗3.59億美金。然而,若疫情延長至18個月,甚至政府誤操作了一系列的政策,導致20萬件病例,將可能導致326億美金的經濟成本,如果繼續延長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世界銀行的總體及財政管理負責人Marcelo Giugale表示,「發人深省的是,伊波拉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昂貴代價,並不是從疫情本身引發─藥物、生病的員工或醫護人員,而是從不確定性及國人不信任其政府而產生的經濟成本。」
而這樣的報告也讓各國極為擔憂,上周周末,IMF與世界銀行的年度會議上,集合了各國的政要及華爾街高階主管,他們主要的討論內容就是針對伊波拉災情。
IMF理事長Christine Lagarde甚至特地配戴一個胸章出席會議,上頭標示「隔離伊波拉,但不要孤立任何國家(Isolate Ebola, Not Countries)」。她認為大家對於伊波拉議題應該更為開放地討論,也希望全球不要因為非洲的災情就被嚇壞,因為「人類的恐慌」所引發的經濟成本,遠較醫藥成本高出許多。
Cumberland顧問公司的首席投資分析師說,「當恐慌與憂慮改變了個人的行為(例如投資或消費),就會影響經濟。假如一般人因為害怕感染伊波拉,而降低其飛行意願、更動度假規劃或甚至減少商業活動,GDP成長率絕對會大幅降低。」
周一時,美國航空、聯合航空的股票下跌,就是因為投資人開始擔心某些自西非飛往歐美的航線會被取消。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Andrew Zarnett將伊波拉與SARS災情比較。「2003年,SARS對亞洲航空公司造成600萬美金的損失。歷史已告訴我們,假如伊波拉疫情嚴重至在(美國)國內散布,則勢必會衝擊美國航空及醫療的部分。」
同樣地反應在台灣,由於伊波拉病情蔓延至美國,讓市場擔憂病毒擴散的情況可能失控,大幅降低民眾短期出外旅遊的需求,恐嚴重影響觀光旅遊業者的營運,近來雄獅、鳳凰等公司股價出現明顯修正,而飯店業者晶華、國賓今日也分別有2%、1%的跌幅。
目前,伊波拉衝擊全球經濟的影響仍然在控制範圍內,希望全球能保持理性地關注伊波拉,並盡速研發藥物,徹底防止伊波拉擴散傳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