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運算裝置正夯 2014 年後市場規模可達 300 萬台
想想看,如果不必動手就能操控各項功能,同時還可以將生活中所有派得上用場的各種產品整合起來形成智慧網路,下一場科技革命,絕對非「穿戴式電子產品」莫屬。
今天,不論是搭捷運、上餐館、等掛號,到處都可以看到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或聊天、或看網頁、或查資料。即便是多年不見的好友聚餐,常常會看到大家時不時低頭,甚至掛著一抹微笑的景象,顯見人們已經完全離不開手機。此外,你渴望隨時掌握朋友動態,也想要即時跟大家分享你的喜怒哀樂,這時就非要有智慧型手機不可。
不過再輕盈易握的手機,都需要放在口袋或是拿在手上來操作,而且有忘記帶出門與在外遺失的風險。那麼,如果直接將手機戴在身上呢?這麼一想,你心動了嗎?
方便、易用、連所未連
未來我們一定會看到更多的穿戴式產品問世,甚至可能包羅萬象,而這些智慧產品間可透過無線通訊網路進行直接無線連接 (Wi-Fi Direct)。這種裝置對裝置間的連結方式,不需要透過基地台 (Wi-Fi Access),只要有 Wi-Fi Direct 介面,就可相互連結成綿密的智慧網絡,讓所有裝置能夠全部串連在一起 (All connected)。
因此,穿戴式行動裝置已經成了各大科技廠商角力的新戰場 — 蘋果、三星兩大巨頭早已著手研發智慧型手錶,而 Google 預計推出智慧型眼鏡的新聞,更是引起轟動。Google 智慧型眼鏡號稱可讓使用者隨時隨地的分享事物,讓收信、地圖等等,能在你的「眼前」操作。
因此有不少消費者已經對穿戴式裝置躍躍欲試。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ChangeWave Research 在今年 3 月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 1,713 名北美受訪者中,約 19% 表示想要購買蘋果的 iWatch。
2014 年跨越 100 萬台里程碑
近來,媒體非常「給力」地幫忙炒作此一市場,不斷有新的訊息發佈,另一方面,市場研究公司也熱熱鬧鬧地一起拉抬,持續丟出光鮮亮麗的預測數據。更重要的是,有蘋果、三星、Google 等超級巨人的站台,讓可穿戴式行動裝置的發展有「未演先轟動」的架勢。
根據 IMS 研究公司的報告,穿戴式行動裝置的市場規模將從 2011 年全球 171 萬台的出貨量,到 2016 年成長為 1400 萬台,總營收可達 60 億美元。而 ABI Research 則預估到 2018 年,其年度出貨量上看 485 萬套裝置。不過,如此樂觀的預測令人感到懷疑,因為不論是智慧型眼鏡或是手錶的發展,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比較保守的看法是,全球出貨量將於 2014 年跨越 100 萬台的里程碑,並且在未來五年間達到 300 萬台。
搶占市場先機
目前,市面上這類裝置多半是 Nike、Fitbit 等運動健身品牌所推出的運動監測儀器。但今年 2 月業界傳出蘋果研發團隊已經進入此一戰場試水溫,3 月份,三星也表示正在開發智慧型腕表。
為了儘快搶奪此一新興市場,除了 Google、Apple 等龍頭外,Evernote 等公司也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要攻城掠地。這家雲端筆記應用公司有二十多名工程師正著手研發無線手錶、心率監測儀以及 Google 智慧型眼鏡的應用。
目前 Evernote 的營收主要來自 PC、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軟體,但是可穿戴行動裝置的潛力,讓該公司決定以初生之犢的姿態投入戰場,希望能打破該公司既有的格局。
鎖定應用下載與廣告收入
科技諮詢公司 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 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未來 5 年間全球售出 4,000 萬台可穿戴式裝置,那麼以目前 iPad、iPhone 使用者每月 10 美元的消費模式計算,應用程式開發者的市場收入可能高達 4 億美元。如果加上廣告收入等其他收入,更可望將營收推升至 8 億美元。
去年,市場研究公司 Onl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報告,42% 的 iPhone 用戶、19% 的 Android 用戶,在一年之內,為應用程式花費了 1 至 20 美元。
截至目前,Google 眼鏡仍然是可穿戴行動裝置的領軍者,並計畫在今年或明年正式發售。為了吸引更多軟體開發者,Google 在 4 月 10 日宣佈,將與 Andreessen Horowitz 以及 KPCB 合作,進一步擴大應用程式庫。
他們聯合成立了一個名為 Glass Collective 的團體,並對外表示眼鏡平臺將為協力開發商打造嶄新的舞臺,進而複製超越蘋果 iOS 大獲成功的行動應用生態系統。
樂觀中帶著疑慮
隨著這類裝置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將來相關消費性應用也會越來越多,讓開發者看到了付費廣告和使用授權等商機。
不過,如果預測未能成真,那麼市場對可穿戴設備的熱情就會消退。泡沫最終破裂,也有著不少可能。此外,這些裝置可以在別人難以察覺的狀況下照相或是錄影,可能引起個人隱私權的疑慮。一旦有負面新聞曝光,甚至可能會引發執法機構的介入,對其未來走勢帶來了變數。
(圖片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