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

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產生不好的效應;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產生好的效應,這種矛盾的情況就被稱為「節約悖論」

節約的悖論是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推導出來的結論,它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長期中或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時在,節約的悖論是不存在的。

近年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各國出口受到一定影響,而國家經濟發展更要仰仗內需和投資拉動。如果我們花的錢變多,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就大,因為額外的需求將拉動生產和就業。

比較起勤儉節約一直作為傳統的讚直觀而言,對於生產力水平較低、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迫切需要積累資金(資本),的確應該提倡節儉,鼓勵儲蓄。

但是通過降低利率而增加廠商對資金的需求,總支出不一定會下降。

要解決「節儉悖論」關鍵在於不要讓儲蓄的資金閒置,而是要把儲蓄轉化為投資,擴大和提高生產能力。因此重要的是銀行應增加有效貸款,把錢用到刀刃上。

(圖文翻自網路)節約悖論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