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 重點摘要

2014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 重點摘要

巴菲特是全球知名投資大師,也是波克夏投資公司董事長。早期專注於上市股票的長期投資,因獲利豐厚而有「股神」之稱,巴菲特以「價值投資」為核心投資理念馳騁股市多年,其投資心法更被許多投資人視為拜讀寶典。

 

近年逐漸轉為企業股權的併購,如今他要如何管理波克夏這個旗下有數十家涵蓋各產業類型的龐大集團,並持續為股東創造驚人獲利?現在就從巴菲特每年寫給股東的信一探究竟。

 

( 以下內容節錄自「波克夏給股東的信 2014 快摘快想」)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在這幾年有漸漸的改變,過去講公司經營比較沒那麼多,重點大多擺在他的投資心法,以及過去投資一些公司所發生的小故事。這幾年比較多說明旗下各主要公司的經營狀況,然後再加上一些投資的小道理,譬如之前談到黃金,這次談到忽略市場雜音,關注投資標的能產出的價值。

 

這些信件的內容經典,以下就這次看的一些重點與心得做些摘錄:

波克夏去年 ( 2013 ) 的績效 (帳面價值) 成長 18.2 %,相較於 S&P 500 成長 32.4 %,落後了 14.2 %。波克夏以帳面價值跟 S&P 500 相比,會有些原由,波克夏自己手中有各種資產,包含現金、債券、股票與旗下所屬公司等,各種收益的認列方式不同,但他把這些當成自己所有可用資金,以總價值的成長,來跟一般投資人可隨時參與且具代表性的 S&P 500 指數相比。這是不容易的計算方式,很多人把投資部位拿來跟大盤比,或許勝率會比較高,但若把身上所有資產納進來,也許數字就不是如此。

 

巴菲特今年度落後了大盤,他說在市場下跌,或是溫和上漲的時期,波克夏贏面都大,但大多會輸在市場大漲的時候。但他認為他是用一個公認的方法來跟 S&P 500 比較,但在他心中波克夏的價值遠不只如此,有很多他們投資的公司,只認列了部分股利收入,有很多則是因為沒道理的會計準則而失真,也有些是目前會計制度無法彰顯價值。如果波克夏的股價低於他們覺得的內含價值時,他們還是會繼續買回股票。

 

波克夏去年有兩個比較大的併購,一個是 NV Energy ,另外一個是跟 3G Capital 一起買下做番茄醬的 Heinz,其中 Heinz 的併購方式有點類似私募基金,但差別在於私募基金未來仍會賣出持股,而波克夏則不會,如果 3G Capital 以後要賣出持股,波克夏就會多買些過來。因為 Heinz 是跟 3G Capital 各買一半,所以波克夏目前持有的公司中有 8.5 家可列在財星 500 大企業中,剩下還有 491.5 家可等著來看。

 

巴菲特別喜歡對於他熱愛的旗下企業取名字,這次取了一個”五大發電”( Powerhouse Five ),是包含 MidAmerican 、 BNSF 、 Iscar 、 Lubrizol 跟 Marmon。這幾家都是曾經各自雄霸一方,但後來都波克夏給買進旗下。很多經理人發現要贏過 S&P 500 並不容易,不過波克夏旗下的兩位經理人 Todd Combs 跟 Ted Weschler 則是做得很好,孟格說他們的績效比巴菲特好很多。

 

波克夏另外投資幾檔部分持有的股票,當中最大的幾家他稱為”四大” ( Big Four ),包含美國運通、可口可樂、 IBM 、富國銀行,去年他加碼了 IBM 跟富國銀行,不過隨著這些公司持續買回股票,波克夏每年可分到的利潤也會隨之提高。

 

保險事業

在這塊領域,巴菲特再次強調旗下的保險公司經理人相當傑出,能夠妥善衡量風險、並避開不必要的風險,幫他賺進穩健的浮存金 (Float)。

 

限制或資本密集事業

在這塊,巴菲特提到主要兩家,即能源產業的 MidAmerican 跟運輸業的 BNSF。這兩家公司都與美國經濟的成長息息相關。BNSF 承包了美國所有城市間運輸 15% 的運量,而且在運輸能源消耗方面比用卡車運送要好上四倍。

 

MidAmerican 則負責了 11 個州的電力,並且善用保留盈餘投資未來,在風力跟太陽能發電的投資都早有準備。在過去一年的滿意度調查當中, MidAmerican 滿意度排行第一,有 95.3% 的人選擇 “非常滿意”,沒有任何人選擇 “不滿意”。

 

製造、服務、零售事業

在這領域,從賣棒棒糖到飛機都有,有些受惠經濟情況,帶來的利潤從 25 %到超過 100 %,其他的也有 12~20 %。這部分巴菲特並沒有描述太多,但有再提了內布拉斯加家具已經拓展到德州。並回顧他跟 B 太太合作的故事。每年都有 40 家左右的大學來拜訪他,他都會安排先去拜訪內布拉斯加家具,如果他們能夠吸收 B 太太的寶貴經驗,那也就不需要再多問巴菲特什麼了。

 

金融與金融產品事業

這塊沒提到太多,就再提起 Clayton 房屋的經營成效。

 

投資

這次巴菲特提到了過去兩個經驗,有關在市場泡沫後買進的兩樣資產,一個是農田,一個是房地產。這兩個投資他都沒有太多研究,也非專業。但他用簡單的方式評估可以帶來的收入,並且知道未來情況是會逐漸轉好,然後就各別買入。

 

在這持有的過程當中,有各種的經濟變動,有時候產出會更好,有時候則會變差,但長期而言結果是正向的。投資人應該把重點放在投資標的帶來的收益,而非每天上上下下的股價變動。

 

就這經驗提到了幾個投資原則:

  1. 了解自己的投資極限,遵循簡單且運作良好的規則,如果有人跟你說有辦法可以快速致富,那你就要跟他快速說不。
  2. 如果要買下一個資產,要關注未來的產出,沒有人可以評估各種可能,不可能無所不知,你只需要確實了解你採取的行動。
  3. 如果你只專注預期的價格變化,那就是投機。我沒辦法成功的投機,也懷疑那些能夠持續投機成功的。近期價格上漲這件事,不會是買進的理由。
  4. 在我的兩個小投資裡,我想的只有會產出什麼,而不是每天的價格波動。要贏得比賽是要專注在比賽場中,而非記分板。如果你很喜歡六日不用看盤,那應該也試著在一般日也不要看。
  5. 自已擬一個總體看法或是聽人家講總體或是市場的預測都是浪費時間的。事實上應該是危險的,因為可能模糊了真正重要的事實。

 

巴菲特提醒投資人不要太在乎價格變動,把重點放在產值本身,如果遇到身邊有情緒激動的農場主人,一下願意高價跟你收購,一下又恐慌的想把他的農田賣掉,恐懼的氣氛會是你的好友,樂觀氣氛則是敵人。

 

對於非專業的投資人,他有個好的建議,就是直接投資低成本的 S&P 500 指數基金。對於非專業投資人,「要買什麼」是很重要的,「什麼時候買」,也很重要。對一般初學者來說最怕的就是在市場樂觀的時候買進,然後市場跌下來就受不了賣掉。最好的投資標的就是一個涵蓋市場範圍很廣的 S&P 500 指數,然後最好的買進時點就是用很長一段時間持續累積持股。

 

巴菲特說他自己是說到做到,他留給太太的遺產信託基金就是投資在 10% 的短期政府債,以及 90% 的低成本 S&P 500 指數基金。這長期的結果會比那些高費用的經理人或投資機構好多了。

 

最後,他再次提到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本書帶給他的長遠價值與想法,最重要的還是第八章跟第二十章。(應該就是如何看待市場先生,以及設定安全邊際這兩章節)。

 

結語:

1. 巴菲特透過給股東的信,定期思考投資布局,且清楚規劃分類。這點我們可以多學習,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以及變化。

2. 巴菲特投資的公司,都有相當傑出的經營者,帶來令人驚艷的報酬。但回顧過去這些公司的長期表現,其實也是震盪不已以及面臨多重挑戰。經營者的能力,以及公司本身的產業地位應該都是重要的判斷依據。

3. 資金少,或能力強的投資人,可能靠著重壓某些標的持續帶來超越市場的報酬,但若資金越來越大,且認知自己的能力有限的人,則不如靠著投資整體市場來獲得合理的報酬。投資指數基金是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市場下跌時,敢投資整體市場應該會比投資個股要易於接受。

 

投資的方法容易學,但投資的思維難懂,巴菲特、葛拉翰這些成功人士給我們的是一個思考的邏輯與方式,重點在於形成自己的思考、了解自己在做的事,並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以及變化,這才是價值投資的真正意義。投資是一種享受,不是痛苦, eyeProphet 希望大家在市場中一起成長!

 

( 作者:Albert Hung,價值、基本面類型投資人 證券分析人員考試合格 曾從事可轉債、基金、股票等公司資金操作 現為產品經理 有兩個部落格,分別溝通投資與產品設計。Blog:投資客日誌 )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