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年終於拍板定案即將開放Apple Pay, Android Pay, Samsung Pay等行動支付服務,並在 9/29 正式開放申請,台新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玉山金控在金管會開放的第一時間申請送件,如果送件過程一切順利,這些銀行信用卡的持卡人最快將可在年底如願使用三大支付系統,讓之前雷聲大雨點小的行動支付議題又再度熱鬧了起來。
行動支付主打的特色就是取代錢包,在中國可以說是已經得到最好的證明,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兩者可繳費、交通運輸、用餐、購物、包紅包等等,服務內容包山包海,讓消費者確確實實地感受到行動支付的便利。在臺灣,能否做到同樣規模呢?
整合的技術困難
在討論台灣目前為何無法有效統合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行動支付所採用的運作模式是怎麼一回事。主要有三種,分別是TSM、HCE、Visa Token。
1. 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r)信託服務管理
用戶必須在手機上透過內建、外接、SIM 卡、microSD 等方式加入安全元件晶片,由手機內的安全元件替代實體卡片,並在手機儲存支付卡上的重要資訊。在 SIM 卡的模式中,由於行動網路業者與發卡機構共用 SIM 卡做為安全元件,但各自也有各自的保密需求,因此需透過公正的第三方:也就是 TSM 信託服務管理機構來負責中間的資料交換與整合。
(圖片來源:VISA)
2. HCE(Host Card Emulation)主機板模擬
是Google發表的行動支付方案。HCE 功能允許 Android KitKat 4.4版本以上的裝置上透過內建的 NFC 服務與應用程式模擬晶片卡,讓使用者以智慧型手機進行感應支付,同時讓發卡機構將支付帳戶存放在安全與虛擬雲端中管理。相較於 TSM,HCE 方案無須在手機加入安全元件,因此無須行動網路業者與安全元件供應商介入。但 HCE 對於網路的依賴度較高,是這項解決方案的小缺點。
(圖片來源:VISA)
3. Visa Token代碼服務技術
Visa於2014年9月推出Visa代碼服務技術Token。Token代碼服務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串虛擬的數位帳號、或一個可以被安全儲存於行動裝置內的「代碼」來取代傳統塑膠卡片上敏感的支付帳號資訊。
Token代碼服務技術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店家存放過多卡號而形成金融安全的漏洞問題(例如店家的系統被駭客入侵),也可以降低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資料被盜取的ㄊ風險。
(圖片來源:VISA)
一開始臺灣的狀況是以開發TSM平台為主,因為目前悠遊卡、一卡通的讀卡機無法支援HCE,HCE方面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為了有效達成目標,自然是開發這個平台為主。但由於換卡作業麻煩,如果沒搶到首波名額,還得自付換卡金額,而且隨著系統更新,還會有不穩定的bug出現,造成普遍消費者意願低落。
去年底開始有業者願意轉換到HCE解決方案,透過雲端管理,對消費者、店家來說可以把硬體成本降到最低,但與悠遊卡、一卡通相容的部分,除非悠遊卡業者全面更換讀卡機(這也意謂著那些不使用此行動支付的消費者必須要跟著換卡),不然就只能等到有天彼此克服技術層面的困難了。
而即將進場的Apple Pay則是採用Visa Token代碼與TSM並行,或許有望突破HCE無法解決的困境,而Visa Token也不是只限於Apple Pay能用,Android Pay以及Samsung Pay也可以開發這種服務,但其他兩家自主的系統都略有規模,很難確定是否會願意採用相同方式。像Samsung Pay除了能用NFC感應之外,還支援MST感應,也就是一般的磁條感應,不過也不是每支手機都有相關的硬體,目前只有少數幾支Samsung新機有磁條感應的線圈,所以屆時也是無法避免與其他人搶市佔。
而目前市面上成功把悠遊卡、一卡通、信用卡三者合一行動支付App的有中華電信的Easy Hami、台灣大哥大的Wali錢包、以及群信科技的Rico Pay,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又浮現了,這三者都無法像悠遊聯名卡一樣在悠遊卡餘額不足時自動加值,所以到頭來還是得帶錢包。
在台灣如果不能將悠遊卡、信用卡、一卡通完美整合,充其量就只是變成出門不用帶卡,而不是不用帶錢包,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大大地降低,自然在推行上就會有所困難。
消費習慣難以撼動
就算終有一天克服了種種障礙,在台灣真的已經可以做到出門不帶錢包,手機搞定所有大小事,對台灣人來說其實也只是多了一個選擇罷了,普及效果還難以估計。
金管會在2015年底推動「無現金社會五年計畫」,要全力推動台灣「電子支付」的比率,但根據中央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市面上流通的現金不減反增。大街上的小攤販、巷弄中的夜市、婚喪喜慶的紅白包等等,台灣人都還是喜歡拿紙鈔硬幣才覺得踏實、覺得有人情味、覺得跟對方銀貨兩訖。
看來臺灣光是在進入無現金社會就會先耗費一段時間了,要進入無錢包的社會,恐怕還得再過個一陣子才有可能。
以韓國來說,早在行動支付的前身:電子支付開始出現之時,韓國政府就積極推動,補償店家因為接受電子支付所付出的成本,讓店家有更高的意願提供這些設備給消費者,這段從現金交易變成卡式電子支付的過程,讓韓國現在在推行無卡的行動支付時更加順利。非NFC式的NAVER Pay以及Kakao Pay分別就擁有了1600萬、1000萬的用戶數量,即將與Apple Pay、Android Pay一同在臺灣開放的Samsung Pay更是已經累積了2兆韓圜的交易額。
政府、業者、消費者普遍都知道行動支付絕對是未來的主流,但由於目前方便性不足、誘因不夠大,使得消費者不願意買單,業者也因此認為市場不大於是不夠積極,造成惡性的循環,導致臺灣在行動支付這塊原地踏步許久,這其實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筆者認為要力推行動支付,必須先將系統、設備規劃完善,透過政府居中協調各家業者的合作關係,先創造出一套無錢包社會的範本,讓消費者跟商家有所依循,才有辦法繼續注入新的資源進來這個產業。
部分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