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投資免不了要考量配置。很多基金投資理財雜誌都有教導投資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配置,只要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配置好,似乎就能賺上年化8%、10%之類的報酬。對於什麼叫做投資配置,投資配置該怎麼做,我身邊有兩種人,各有不同的思維與方式。
第一種人,注重短期,認為配置首要的就是選擇對的市場,把重點放在研究市場方向,選出一些短期趨勢往上的市場。投資難免會有準與不準的時候,因此把市場略為分散,譬如之前可能就是配置在生技、中國,現在也許就是歐洲、日本。
他們對於市場長期感到恐慌不安,認為一定要持續盯著市場,趨吉避凶。有的時候看對市場賺了錢,也可能看錯市場賠了錢,有賺有賠加上趨吉避凶,再加上多元的佈局,基本上時間拉長會有些利潤。況且整體市場表現大多都是往上,只要能透過選時選市避開類似08年的狀況,基本上表現就不會太差。
第二種人,則認為無法預測短期的市場,比較屬於被動投資,依照效率前緣理論,將股票、債券依照各市場分類,透過各市場之間的相關性與波動報酬,去建構一個自己偏好的風險報酬組合。
這類型的人認為,各類資產本身就會有報酬,雖然短期因為市場情緒影響有高有低,但只要長期持有,就能享受到資產的實質報酬。而中間歷經的波動,透過適當的股債配置與相關性可以抵消,並透過再平衡策略可以保持既有的財務目標。
基本上我比較屬於異類的第三者,我不太相信短期能持續性正確的判斷市場,至少我已經花很長的時間驗證過我做不到。其次我也不太相信所謂的效率前緣跟波動控制。
我是從最基本的想法來思考,譬如一個年輕人,屬於資產累積階段,有很長的時間能累積資產,在這當中也有定期持續性的收入。因此他可以把薪資的一部份,投入類似全球股的標的(或是其他他開心地標的),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可以累積資產,同時分散選時的風險,投資於類似全球性指數的配置,也降低選股的風險。
對於比較保守一點,或者說比較擔心資金損失的人,有些人會選擇買平衡型基金,但我覺得調整可投入的資金比重,這就已經是做配置了。
隨著資金累積到一定的階段,投資在市場的部位可能越來越大,受市場影響而變化的金額,可能遠大於薪資累積的幅度,這就表示承受投資損失時不再像年輕時一樣,薪水多賺幾個月就能彌補回來,而且雖然有持續的薪資繼續投入,但對於整體配置的影響已經不大。
這時候配置的思考點,首先是現金與投資部位的比重,讓現金部位維持在可接受的位置,譬如至少能支應一段時間或短期幾年的不確定支出。剩餘的投資部位,則是另外一個議題。
其次在投資部位上,是要思考投資目的在資金保全比較重,還是在積極賺取市場報酬的意圖比較強烈。換個方式想,如果市場遇到小小的震盪,譬如之前歐債危機或者美國降評等,其實不影響投資部位長期的結果,要擔心的應該是遇到類似金融大恐慌,或是不確定的長期市場低彌。在這種時候,通常債券資產基於要償還本金的結構,能夠給資金帶來一定程度的保障,而股票資產基於股權結構,則會反映市場經營現況,這時候債券資產會比股權資產更能保障價值,這資產間的比重,則是在資產配置上我覺得的考量點。
一般人習慣看的企業資產負債表右端,一個是負債,表示公司向債權人借的資產。一個是股東權益,表示公司向股東募集的資金。而投資人的角度則是翻轉過來,假設全球股市就是一家公司,而你是出資者,你知道你有兩種出資方式,一種是借錢給這個市場,報酬比較低,但能比較能確保債權到期償還。另外一種借錢方式是以股權投資,有機會賺取較高報酬,但也要承受更多公司經營結果的不確定性。而配置,我覺得比較是決定你在這兩種模式的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