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營中國遊客的創世紀旅行社無預警倒閉,成了新政府上任以來,兩岸政經的頭號犧牲者。許多同是專營中國遊客的觀光業者順勢發難,準備上街要求政府改善中國遊客縮減的問題。然而這些問題,都是政府該負責的嗎?
投資一定有風險
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從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以及2016年初的總統大選結果來看,民間以及新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不再像往日那麼積極,甚至還有許多的政治衝突。雖說為了促進發展,政府有輔導、協助企業轉型的必要,但在這次事件上並不是轉型的問題,而是企業並沒有做好自身的風險控管。
「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這句話從小聽到大,但真的牢記在心的人沒有幾個,過度依靠某個客群的結果,就是當哪天人家不想跟你玩的時候,你完全拿對方沒轍。另外整體來說,中客縮減,但其他國家來台的人數反而增加,旅遊業的業績應該也不會太差啊,為什麼這些專營中客的業者沒辦法吸收其他國家的遊客呢?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月報)
一條龍的致命缺陷
一條龍式的經營方式是企業為了保障穩定的供應來源及成本利潤,建立的產業鏈,不只觀光業,製造業、各式服務業也常出現這種型態。這些產業的一條龍模式可以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將資源運用極大化,藉此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利潤。但是在觀光業的玩法裡就變成用低團費吸引大量中客報名,同時與旗下的各式購物站合作,利用「團客不得單獨行動」的規定,來限制住他們能接觸到的店家,所以中國遊客即使不用負擔那麼高的團費、甚至零團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來到這些購物站時,也會買到比其他店家還貴的商品,而且他們很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其實隔壁店家賣的價格不到這些購物站的三分之一。有句順口溜是這麼說的:「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睡得比賊晚、吃得比豬差。」在在道盡這些旅遊團的品質低下。但也是這種方式,使得這些業者們因為中國政府的一個政策就失去了主力業務,猶如斷炊。
在《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以下簡稱赴台旅遊),可採取團隊旅遊或個人旅遊兩種形式。大陸居民赴台團隊旅遊須由指定經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的旅行社(以下簡稱組團社)組織,以團隊形式整團往返。旅遊團成員在臺灣期間須集體活動。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旅遊可自行前往臺灣地區,在臺灣期間可自行活動。」、第三條:「組團社由國家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從已批准的特許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範圍內指定,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公布。除被指定的組團社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經營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業務」
也就是說,這些專營中國團客的業者根本是讓自己的金雞母完完全全任人宰割,中國政府擁有一切的決定權,可以決定在什麼時候、放出多少旅客到臺灣,當中國政府想要收回觀光效益的時候,這些在地業者根本就無計可施,因為他們賴以維生的不是自身優良的服務品質,而是說斷就斷的人脈關係。
觀光業者當然可以上街抗議,要求政府正面、積極地與中國溝通、恢復往日交流,但我認為業者們可以好好思考造成這一切的究竟是因為新政府的被動消極,還是中國官方的蠻橫無理?而又即使政府順應業者訴求,對業者來說也只是飲鴆止渴,畢竟對方是個偏獨裁的國家,政治上的風險比其他國家來說大太多了,誰能保證下一次不會用其他理由來阻止中國遊客來台呢?即便日後中國不阻止遊客大量來台,先前遊覽車意外的安全問題、被壓縮的旅遊品質,這種一條龍的低價團經營模式真能再次得到他們的青睞嗎?
經濟是國家的命脈之一,傾中、傾美、傾日還是傾哪裡都不是最佳解,面臨全球化的環境,如果將客群只鎖在單一市場那無疑是自掘墳墓,筆者認為政府該做的並不是一味地討好企業的訴求,而是應該塑造、提供企業改善自身體質的環境,譬如說深耕臺灣的在地特色,將專屬於台灣的美好文化發揚光大,才是國家長遠發展之計。德國以其精密工業聞名;美國是科技、金融的聖地;法國悠閒的步調讓人們樂於去觀光,臺灣該學的是學他們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窩蜂跟著做類似的產業,否則到頭來,同樣的事情只會不斷上演。
這次的中客縮減事件雖說帶給了觀光業一個打擊,但可以趁此機會思考,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吸引其他國家的遊客?除了承辦業務之外,旅遊業者可以為臺灣的觀光外交貢獻出什麼樣的力量?是否也能夠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廣在地特色,共享雙贏?這次的中客縮減,是危機也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