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小孩人手一台平板或智慧型手機早已不是稀奇事,父母時常為了安撫小孩或讓小孩觀看線上教學動畫,都會直接塞一台平板或智慧型手機給小孩看影片、玩遊戲,使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3C兒童。
根據統計,南韓孩童一天花約5個半小時在平板、智慧型手機上,中國的年輕人手機成癮度已經需要送進軍式教育的營隊來幫助戒斷,而台灣,更曾經出現一位4歲兒童因使用智慧手機和平板8個小時,而出現網路成癮的症狀。
為了改善小孩天天死盯著一個僅僅五吋的面板,專注於兒童教育的科技新創公司因應而生,目的即是希望小孩不再因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阻斷與現實世界互動、學習的機會,透過科技讓小孩接觸新知,並從中了解更多世界的運作。
現在已有多家致力兒童教育的科技新創公司,例如,深圳的硬體公司Makeblock,就陸續推出兩款教育機器人,分別名為mBot和Codeybot,小孩只要透過組裝mBOT的方式,並在專屬App上透過圖形化的Scratch程式語言撰寫來操控mBot,學習有關程式、機器人等相關知識,而Codeybot則是讓小孩在mBlockly程式編譯App,認識基礎程式概念。
其實這類的產品早在2013年就已出現,當時新創公司Play-i推出名為Bo與Yana的機器人,利用 iOS 或 Android 裝置的藍芽連線,結合淺顯易懂的應用程式,將原始碼轉化為圖像化指令,5 歲以上兒童只要透過圖像式拖拉出指令,就可在 iPad 上將其編列成串,控制 Bo 和 Yana 的行動,造就一股教育機器人風潮。
(圖說:Play-i新創公司開發的Bo與Yana教育機器人。圖片來源/Play-i官方網站)
現在有更多新創團隊將科技結合機器人、結合玩具,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教育模式,小孩一樣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但同時也透過玩具跟現實世界互動,且還可學習開發,位於上海的青蛙設計工作室團隊就正展開一場科技結合玩具的教育革命。
當玩具遇上科技,開啟孩童對世界的探索欲
還記得小時候愛不釋手的電子雞嗎?在平板和物聯網當道的年代,青蛙設計工作室團隊的資深互動設計師Simone和他的團隊,已著手開發名為「Yibu」(一步)的計劃,讓1990年代的電子雞使用現代科技,以不同形式重出江湖,此計劃強打「小孩不再只能用小按鈕跟電子雞玩遊戲,而是可以直接用實體玩具跟虛擬電子雞互動」,只是這次角色不是雞,是隻萌度十足的北極熊!
此款開發玩具內嵌5個感應木製積木及一台iPad,再下載此款遊戲app,app中有一隻沉睡的北極熊,想要叫醒北極熊可不是簡單滑動或點點平板螢幕這般無趣,小孩必須動動手指頭,拿起5個木製積木中的麥克風對著大叫一聲!就可以讓貪睡的北極熊起床。
隨著天氣的冷熱變化,北極熊跟人一樣也會感到太冷或太熱,此時小孩只要將擁有溫度計感應器積木放在太陽底下幫北極熊暖暖身,或是放在冰箱裡冰鎮一下,甚至可以拿起另一個風扇感應器積木對著北極熊吹風,如果想要移動北極熊,還可以移動橢圓型感應器積木讓北極熊轉一圈,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很好奇此款玩具長什麼樣呢?來看看影片中Simone和他的團隊把科技結合玩具的神奇過程。
Simone和其夥伴在影片中表示:「計劃本身即是希望將科技轉化成更加有趣的產物,並能夠建立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互動的橋樑,畢竟不應該是讓科技掌控小孩的學習,而是讓小孩成為小小探索者,掌握科技並學習如何使用科技來探索週遭世界的運作。」
並非不准小孩用平板,而是建立與科技間的良性互動
Simone認為,多數人都認為3C產品的風行,甚至最新穿戴式虛擬實境裝置出現,讓更多孩童或青少年沉迷於3C產品而喪失基本生活技能,或與人互動的機會,但3C產品及穿戴式虛擬實境軟體本身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問題在於如何建立與3C產品間的關係。
全球許多類似美國兒科學會的組織都會建議小於2歲的小孩不應該使用過多3C產品或看過久的電視,針對長大一點的小孩則是建議要給予較嚴格的管制,或許限制小孩使用3C產品並不會對其生活有任何影響,但對長大一點的小孩來說反而顯得有點不切實際,生活周遭有太多事情跟3C產品等科技脫離不了關係,單就與朋友之間的聯絡、讀書、做報告,甚至消費等,種種21世紀生活中所接觸的事情都凸顯出現今網路科技時代,3C產品與生活是密不可分,因此,強制要求小孩不准使用任何3C產品,真的對小孩教育是正向影響嗎?答案未必。
接觸3C產品是早晚的問題,但如何不讓科技綁架小孩學習,「Yibu」(一步)計劃的這類關注兒童教育的科技新創團隊,最核心的初衷就是打破虛擬科技單向傳輸資訊的模式,將科技結合玩具,並加上一些教育的元素,讓小孩從被動轉為主動,透過接觸3C產品學習如何在現實世界中與科技產生互動,並進而激發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雖然「Yibu」(一步)計劃仍在開發中階段,而且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生產時間,但Simone和其夥伴抱持樂觀看法,期望藉由計劃翻轉孩童教育,因為在網路科技當道的年代,如何建立小孩與科技間的良性互動已成為必要的趨勢。
(資料來源/Tech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