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演進新篇章:人類要小心了!

機器人演進新篇章:人類要小心了!

能夠打造出和真人一模一樣,具有思考能力,能夠取代人類進行繁重勞務工作的機器人,一直都是科學界的夢想。從1930年代推出第一個符合真人形象的機器人至今,整體開發腳步已經越來越快,也已經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

 

1939年:第一個擬人化機器人

史上第一個機器人是在公元前300至400年,由希臘數學家Archytas發明的一隻蒸汽式鴿子。接下來,則是日本於1932年發明的一個名為Lilliput的15公分高錫製發條玩具,這中間整整歷經了2000多年。然而,到了1939年,機器人已全面跳脫玩具的性質,成為更逼真的機器人。

 

「我是個聰明的傢伙,我擁有由48個繼電器組成的頭腦。」 — 這是一個7公尺高的錫製機器人,在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中所做的自我介紹。Elektro在舞台上走動,接受來自電話中的語音指示,並且使用他的鉗子手抽起一根菸,展現出如同真人一般的機智。如今,你可以在美國曼斯菲爾德紀念館,觀賞這個歷史最悠久的美國機器人。

r2 (2)

1961年:起重手臂

在1954年,George Devol 和Joe Engleberger設計出了第一個可程控的機器手臂。7年後,那隻「手臂」加入了紐澤西通用汽車工廠的裝配線。它的主要功能是將鑄好的汽車零件放進液體中冷卻,在經由生產線交到工人手中。

 

下圖為現今裝配線所使用的機器手臂。1961年所設計的版本比現在的機械手臂小很多,但當時的一個概念,造就了如今的無限可能。

r2 (1)

1998年:無人快遞

請想像,醫院中多位醫護人員推著醫療設備行經擁擠的走道,穿梭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同時還要閃避通道中的桌椅。現在再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不用護士呢?

 

此時,你需要Helpmate的幫忙。

 

在早已發明無人駕駛的這個年代,Helpmate具有可自行移動的能力似乎不足為奇,但是在1998年,這個機器人可是一項全新的技術,讓人們能夠更有效率地在醫院裡輕鬆移動醫療設備。這對醫療體系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因為這個裝置可以用來運送藥物、補給品、處理好的食物、X光圖,等等。

r3

1994年:深入火山

火山研究人員必須觀測活火山,但這項工作卻異常危險,導致重大意外,甚至是死亡。Dante II 可替人類分憂解勞,他可先攀爬至火山口並在火口底部進行分析,因此研究人員不再需要進入這些危險的區域。

 

「1993年,有9名火山學家在探勘火山時,分別於兩次意外中喪生。像Dante II這樣的機器人探險家,開啟了一個新的世代,使得科學家可以在遠端進行各項研究及探測。」卡內基美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在這個計畫中留下了這段文字。

r4

1997年:人機大戰

在你擅長的領域打敗所有人,贏得了冠軍與掌聲,卻唯獨輸給一台機器,會是什麼感覺?西洋棋大師Garry Kasparov這麼問。

 

1997年5月11日,IBM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在一局六盤決戰中,擊敗了當時的西洋棋冠軍Garry Kasparov。事實上,根據CNN報導,當時有數百名民眾願意付25元美金,只為了看這場在曼哈頓摩天大樓Equitable Center舉行的比賽錄像。

r5

2004年:離開地球

Robonaut 2在數十年前成為太空人的替身。

 

R2可在太空艙中處理日常事務,例如打掃之類的,如此一來太空人就能專注在更重要的事上面。讓你在家中,呃,是太空船中,更加事半功倍地加速處理任務!

r6

2014年:圖靈測試的贏家

一名13歲的烏克蘭男孩Eugene Goostman用他不甚流利的英文,說服了33%的裁判,讓他們誤信他不過是個普通的小孩。

 

實際上Eugene Goostman是一台俄羅斯所設計的機器人。這台機器人通過了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證明了機器人和人類是很難從對話中去做區分。

 

不過仍有持反對論者認為,就算有33%的人相信它是人類,還是有67%的人不這麼想。再加上,俄羅斯的開發人員一定是將它的英文能力設定為比較差,好讓條件別這麼嚴苛,使人們自動忽略它所犯的錯誤。當然,它還是引起了極大的騷動,並且被公認為史上第一台「具有智慧」的機器人。

r8

 

**圖靈測試:是圖靈於1950年提出的一個關於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試驗,測試某機器是否能表現出與人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能。如圖, C使用問題來判斷A或B是人類還是機械

r7

 

20156月:Pepper懂你

好的,現在我們知道機器人可以完成一大堆任務和工作,但它們不能像我們一樣擁有情緒,對吧?

 

錯!

 

Pepper不是用來打雜,也不是電腦,或是打掃機器人。它是有情感的。它的感應器能讓它解讀人的情緒,甚至可以讓它發展自己的情感。Pepper目前能說英文、法文、日文,以及西班牙文。日本發明家SoftBank Robotics Corp表示,這台有情緒的機器人不到一分鐘就售罄。

r9

20157月:人類要小心了!

圖靈測試是現今最常被使用來判斷機器人的測驗工具,但它也會出錯。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是由另一端的人決定他是否在跟機器人對話,而這結果會因人而異。

 

然而,58公分高的人形機器人Nao可以認出人類,並且和他們對話。早在2006年時科學家就已經發明了Nao,但它在這個月才剛通過AI人工智能的邏輯測試。

r10

設計Nao的科學家告知三台機器人,它們被投了「啞巴藥」。它們頭上的按鈕可以讓它們禁言,測試者輕拍了其中兩台機器人的頭,問它們被投了什麼藥,其中一台站了起來並說:「我不知道。」

 

發現自己可以說話後,它說:「抱歉,我現在知道了。」他從這一點推論出,自己並沒有被投「啞巴藥」。能夠了解自己所說的話、做出的行為及反應,這對機器人來說是項不小的成就。機器人的自我意識是前所未有的,直到現在。

 

看到這裡,你已經做好迎接機器人時代的來臨了嗎?先別急著回答!在回答問題之前,不妨在去把《獵殺代理人》、《駭客任務》、《AI人工智慧》等好萊塢片好好再看一遍,然後自問:「你真的能夠生活在與機器人共生的環境下嗎?」

 

參考:CNN Money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