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潮到資本寒冬,中國創業圈的明天在哪裡—從 O2O 市場談起

從創業潮到資本寒冬,中國創業圈的明天在哪裡—從 O2O 市場談起

中國商業發展的複雜、快速、詭譎,前所未見。當美國人均所得由 3000 美元攀升到 7000 美元花了 55 年,中國只花了 10 年就辦到了。經濟高速發展,網路興起帶動的創業熱潮,現在的中國處在個搶錢的時代。

 

2015 年,中國創業圈起伏動盪。從上半年瘋狂的大眾創業潮,經過 月股災後,下半年轉向資本寒冬。創業者的大夢與投資熱潮,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化相比,有許多雷同之處。而逐漸趨於謹慎的資本,在 2016 年又會有什麼動向?

 

讓我們從 2015 年主要的戰場—— O2O 產業動盪說起


O2O 指的是 Online to Offline 的商業模式,透過預先在線上的訂購,促進線下消費,早期的作法多為價格促銷、服務預定。然而,在 Airbnb 、 Uber 一類打著「共享經濟」名號的品牌崛起後, O2O 市場也被認為是下一個含金量高的發產區塊。

 

新一波的 O2O 除了扮演媒合的角色,更以「內容、體驗」重新定位、建立品牌留住用戶,舉凡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的一切,都被納入這個市場。加上中國城市發展的腳步尚顯年輕,有著大量的需求人口,也就成了 O2O 蓬勃發展的好地方。

 

創投業者們看好 O2O 的龐大需求,瘋狂投資,一般水平的 O2O 創業要在天使輪拿到資金,都不是件困難的事。蜂湧而出的互聯網企業和大量融資也使得人才需求激升。同時,互聯網公司的估值也不斷追高,前景一片看好。

 

資本補貼,留住的人是誰?

900x600_B5V66ILG00AP0001

這樣的現象在北京,中國創業最火熱的地方之一,特別鮮明。著名的中國媒體人羅振宇,在其跨年演講中也指出, O2O 大戰是中國創業圈 2015 最不可忽略的現象之一:

 

在中國,望京 SOHO 門前的阜安西路,有個出了名的稱號「掃碼一條街」,又稱「 O2O 宇宙中心」。有無數地推人員,各式各樣的「求下載」、「求刷二維碼」。一條街走過去,有吃有喝有玩有送,可以一毛不花的帶著滿滿的戰利品離開。在大城市的地鐵上,也隨處可見補貼優惠。然而慕名而來的卻是許多撿便宜的大媽、以及想要看這副景象的好奇者,並不是真正的用戶。

 

中國 O2O 企業的迅速壯大,靠的是資本的大力支持、瘋狂補貼的結果。以補貼方式獲取用戶,取得規模的做法,就是中國 O2O 的遊戲規則。要先有市場,才能考慮賺錢,否則沒有市場, O2O 業者就更沒有存活的空間。除了大量燒錢,這場補貼大戰也暗示著中國極低的人力、物流成本。

 

然而,當補貼發展到了極致,用戶習慣以低付出取得服務,失去補貼後還能夠留有多少用戶?在燒錢圈地後,能不能使用戶產生對於品牌的黏著度,除了靠品牌細緻的「內容、體驗」做出區隔,還得要能夠在同質性超高的 O2O 激烈競爭中,留下具有忠誠度的用戶。

 

Lean Analytics一書中指出,免費應用模式所關注的指標應有客戶獲取成本、活躍用戶比例、付費用戶比例、流失率等。當補貼消失之後,實際的收益並不能夠應付客戶獲取成本,即便養成了、教育消費者習慣 O2O 的服務,卻不能真正存活。這類技術及進入門檻低、以燒錢為主、需要大規模才能經營的商業模式,在大浪退去後,存活下來的都是「從死亡堆裡爬出來的」的企業。應付完高同質性的競爭對手之外,還要加上 BAT 三大巨頭挾著既有的規模優勢,下一步迎來的便是大量的死亡。

 

再者,雖然是大量創業的風氣,卻沒有帶來技術前沿的突破。 O2O 市場尤其明顯,平台模式因為人人都可以做,僅僅是營銷層面的創新手法,不會給社會帶來突破性的創新與進步。滴滴打車創辦人程維,在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中提出他的觀點:「科技強國與大國的差異在於,中國是互聯網應用的大國,將很多並不是很前沿的互聯網技術包裝成應用,搶佔市場,規模很大。而強國是指前沿的技術探索,技術本位。美國有大量的技術型、探索型的小公司,而不是中國的 O2O 應用,那才是大量的創新。還是需要技術型的、創新強的互聯網公司。不僅僅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能力很強的公司。」

 

iOeL5x9


所謂的中國狼性與廝殺,真的有創造出嶄新的思維嗎?

 

到了 2015 下半年,經過七月股災,原本檯面上風風火火的資本開始冷卻,中國創業圈稱呼起所謂的「資本寒冬」。

 

O2O 是其中受創最嚴重的產業模式。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不清晰的缺點,在資金充裕時還不太明顯。然而當資金鏈斷裂,股災重創市場信心後,這種靠補貼建立出來的消費模式根本無法支撐。在「掃碼一條街」,就可以看到資本寒冬對於創業圈的影響。真正「掃碼即送」的企業已不多,送的東西也不如資本寒冬來臨前了。

 

當 O2O 補貼到資本受不了後,資本就開始合併。 2015 2/14 滴滴快的合併、4/17 58 同城和趕集網合併、 10/8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 10/26 攜城和去哪兒合併。資本安排暗潮洶湧,即便市場的老大和老二合併後,仍然是「永無寧日的指數級進化」。在 2016 年更可能看到新一波的合併潮。

 

寒冬過後,創業的下一步

 

如今的資本趨於理性,對於中國的創業環境未嘗不是壞事。對於創投而言,中國接下來將會出現新的一波更有經驗、更謹慎的創業者。儘管投資人開始謹慎了,在資本寒冬之下有大量創業倒下,但對於有硬底子實力的創業公司來說,淘選過後才是機會來臨的時候。

 

2016 年的兩會中,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對於 O2O產業發展的建議,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這兩年間態度上的差異, O2O 產業對於線下實體市場的發展仍有成長空間。雖然報告中隱晦的用語還需經過一番推敲才能理解,但政府的態度對於本產業的發展勢必將會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 2016 年,資本的媒合與暗潮洶湧將會持續,加上政府政策的輔助,新的投資領域如金融、技術創新型企業有機會在泡沫破裂後重展光芒。曾經的大眾創業正在向菁英創業回歸,經過這番寒冬還站得住腳的 O2O 巨頭也還在探索更前沿的發展。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作者:王若婕

Comments

X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重設密碼
請輸入您的信箱,新的密碼將以mail的方式寄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