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中國雖然同文,但在許多用字遣詞上早已大不相同,相信很多人,應該都分不太清楚哪些是大陸用語?哪些是台灣用語了吧?
以我來說,在寫財經文章時,就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在某些用語上,不知不覺被同化了,有時候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其實最當初就是從大陸傳過來的,舉例來說,大家很常使用的「小資」,其實就是1990年代開始在大陸流行的名詞,原本是「小資産階級」的簡稱,特指嚮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
而在這些用語中,有些甚至我認為,大陸的用語還比台灣更簡單明瞭,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兩岸財經用語到底有何不同之處,而你是不是也在某方面被同化了呢?。
財經名詞比一比
在財經名詞方面,現在新聞中,許多台灣的媒體常常都直接使用簡轉繁的功能,再加上網路的無遠弗屆,很有可能投資人看到的新聞正是從大陸媒體直接轉載過來的,而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道你就吸收到哪一種用語了呢?
不過綜覽台灣和大陸方面的財經用語,我倒認為大陸方面翻譯的財經用語,某方面來說,第一眼看到時較淺顯易懂,比方説,「同比」、「環比」是大陸財經新聞中最常出現的兩組用詞,用台灣人的説法,「同比」是與「去年同期比較」,也可以説成「年增率」;「環比」則是與「上月同期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大陸只要兩個字就解決,但台灣最多要用到6個字,故大陸略勝一籌。
另外,以本益比來看,本益比意指「每股市價除以每股盈利」,而大陸直接以市盈率來表示,但反觀台灣的本益比,不知道投資人在看到本益比,能夠快速的聯想到背後的公式及代表的涵義嗎?
再舉一個例子,最近美國升息的議題炒得沸沸揚揚,相信大家一定很常從新聞上看到:「美國聯準會(FED)本週利率決策會議….」,如果把大陸和台灣的用語相比較,台灣通常習慣簡稱「聯準會」,而大陸習慣稱「美聯儲」,我認為大陸有帶入國家的縮寫,反倒翻譯的比較準確,而如果你反問,台灣也可以簡稱為「美國聯準會」,但相比之下,台灣的字數就多上許多了。
不過,如果是在股市方面的用語,兩方可以說是概念還蠻不相同的,大陸的股市用語有一種「寫實逼真」的感覺,喜歡用實體來表示股市交易的情境,像是搶帽子、割肉,但相比之下,台灣的財經用語就有一種「專業」的感覺,不過對於剛入門的股市新手來說,記這些名詞可能就要花上許多時間了(點圖放大)。
外國企業名稱比一比
在企業名稱的翻譯方面,兩岸翻譯也頗有差異,不過大抵上仍是以「音譯」為主,但仔細觀察,大陸方面的名稱除了音譯之外,還會多加上產品的特性。
以車子廠牌來說,大陸方面的翻譯多會強調車子的「速度性能」,翻譯就會如奔馳、寶馬等等,洗髮精的話,則會強調洗完頭髮的「飄逸、滑順程度」,多用飄、柔、飛這幾個字,從剛剛觀察下來,你會發現,大陸感覺上很重視翻譯的直覺程度(點圖放大)。
電影名稱比一比
最後,要來比較兩岸對電影名稱翻譯的差異,雖然這一部分和財經沒有直接相關,但是電影名稱翻譯的好不好,可是關係到「消費者到底買不買單」,銷售好壞也是會連帶受到影響的,而在電影這一塊,又更能驗證我上述發現的─大陸很重視翻譯的直覺程度,簡單可以將電影翻譯特色如下區隔(點圖放大):
不知道各位看倌看完後,是不是也覺得翻譯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呢?中國文字真得很奧妙,同樣概念的東西,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字眼,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雞同鴨講的情況;甚至更可怕的,還可能發生同名異實的情況,譬如說以簡單的「水」這個字來看,在台灣有「漂亮」的意思,但在大陸卻是「次等的」、「表現不佳」的意思,也難怪外國人學中文大多數都無法學得很像樣,因為中文字只要稍微重新組合,意思就是天差地遠了啊!
看完這篇,不知道大家對兩岸財經用語有沒有更深入的瞭解了呢?下次和對岸朋友聊財經時,不妨也試試用他們熟悉的用語聊聊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