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科技大躍進的時代,十年前,還拿著傻瓜手機的我們,絕對想不到,現在手機可以滑FACEBOOK、聊LINE、看YOUTUBE。因為如此,手機的世界,淘汰的速度非常快。
以前我們熟知的手機大廠「NOKIA」,日前宣布工廠徹底關閉,這就是一個轉型無力,被時代淘汰的證明。以前推出酷炫滑蓋手機吸引消費者的「SONY」,現在市占率也已跌出全球十名之外。
近幾年,智慧型手機崛起,全球大廠中以「三星」、「蘋果」市佔率最高,中國市場又以「蘋果」稱冠。但是,今年第二季新聞報導,中國崛起的廠牌「小米」、「華為」急起直追,打敗「蘋果」,成為中國手機市場蛟龍,他們到底為什麼可以成為中國手機龍頭呢?
(圖說 : 今年,因中國低價品牌急起直追,導致「三星」、「蘋果」市佔率紛紛下滑。)
中國大場紛紛出閘 搶食國際大餅
「小米」、「華為」不只在中國表現亮眼,據統計,2015年第二季度,「華為」甚至拿下全球手機第三大的寶座。在中國市場上,雖然第一季度「蘋果」因iPhone6熱潮拿冠,但第二季立刻被「小米」、「華為」擠下,落於第三。
究竟為何「小米」、「華為」在中國如此熱銷呢?據悉,「華為」第二季度如此熱銷原因在於,「華為」手機有直接的目標群眾,還有「華為」良好的信號做口碑,導致第二季新品Mate7銷售超乎預期。而「小米」則一直以限量銷售、平價策略、良好的平台整合及電子商務吸引消費者。但,最關鍵在於,他們的手機價格,都較蘋果、三星來的低,卻也擁有高階規格,這才是他們致勝的關鍵。
試想,「小米」、「華為」在全球市佔率排名三、四,中國市場則躍居一、二,這代表什麼?這不只代表「小米」、「華為」兩間公司崛起而已,而是中國廉價手機品牌猛虎出閘,開始攻城掠地了。
你現在一定很好奇,「小米」、「華為」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在台灣,中國手機品牌銷售並不熱絡,「小米」、「華為」在台灣市佔率甚至不到5%,因為他們從前幾年才開始進攻台灣市場。但是,若你經常出入中國,對「小米」、「華為」絕對不陌生。
「小米」重「軟體」、「用戶」、「服務」
首先,來看看「小米」為何可以快速崛起?「小米」在中國這塊大餅上走紅的原因,其實有跡可循。「小米」創辦人雷軍,本身即為一個軟體工程師,再加上中國為互聯網重鎮,基於雷軍在互聯網的經驗,再加上相關商業模式的結合,使「小米」的特色與其他品牌完全不同。
雷軍的目標是成為像「亞馬遜」、「google」那樣的公司,所以它販售高規格的手機,卻用較低的價格,原因在於,它注重的是軟體,尋求的獲利則為軟體加值服務。它甚至不惜選用蘋果供應鏈製作和「蘋果」差不多規格的手機,售價卻硬生生只有「蘋果」的一半。「蘋果」賣一支手機賺50%的利潤,而「小米」卻只賺人民幣200元,也就是說,雷軍只把硬體當作一種獲利的媒介。
在軟體上,「小米」創建了「社區化論壇」(小米之家)、「互聯網電子商務」(小米商城)及「自身媒介」(米聊)的多重組合。也因為這樣的連鎖造就了高忠誠度的用戶、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戶諮詢與銷售管道、縮短了小米初創期的品牌距離。在行銷方式上,初期採用與「蘋果」相同的「飢餓式行銷」,先訂購後生產,製造出供不應求的假象,使社會陷入瘋狂。
「華為」全球基地台救世主
再來談談「華為」的崛起,「華為」光上半年手機收入就增長87%,市佔率躍居全球第三位,甚至被時代雜誌譽為:「所有電信產業巨頭最危險的對手。」究竟,它為什麼這麼成功呢?
「華為」的董事長,任正非絕對是「華為」成功的主要功臣,過去這26年以來,他一直堅守電信產業,不跨足其他事業,為的就是打好基礎。在這之中,令人最不敢置信的是,「華為」海外收益竟然高於國內收益。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
(圖說 : 「華為」世界版圖大,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於各地建置基地台。 圖片來源/新浪部落)
因為他眼光看的最遠,也走的最遠。你可以想像現在沒有基地台的生活嗎?如果沒有任正非,現在西伯利亞收不到訊號,非洲乞力馬札羅火山的登山客無法求救,就連你到巴黎、倫敦、悉尼等地,一下飛機所收到的訊號,都是使用「華為」的基地台。不管你是在海拔八千公尺以上的喜馬拉雅山,還是在冷到不行的南極大陸,都可看到「華為」的蹤跡。
而且,任正非愛惜人才。他相信奮鬥才是成功的關鍵。他個人只擁有「華為」1.4%的股份,其他皆歸員工所有,這樣共享的獎酬制度,造就了「華為」整個企業的向心力,也因為如此,「華為」不惜用高薪挖走了台灣許多人才。
因為「華為」觸角既深且廣,所以他們有七成營收來自海外,在全球有快500個客戶,這也使他們的手機可以銷售到全球,你相信嗎?據統計,每天全球有三分之一人口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
「小米」、「華為」進攻國外市場
「小米」目前進軍歐洲、美國,卻因為受到專利權的限制,只販賣配件而不賣手機,但在亞洲市場上,「小米」積極拓點,日前,甚至在台灣建立起「小米之家」,強打消費者體驗,所有「小米」產品任你玩。
而「華為」,去年發下三年內市佔率要超越蘋果,達25%的豪語,在今年第二季市占率確實上升至全球第三,但依然與蘋果還有一段差距。「華為」目前在歐洲市場成長極快,去年成長逾一倍,接下來也將推出大螢幕手機迎合歐洲市場取向,再來,因為榮耀7在亞洲銷售情況很好,未來也打算在美國推展。更重要的是,「華為」畢竟是基地台之王,所以他對5G的布局當然也不會馬虎。
目前印度市場,是各家手機品牌的主戰場,截至現在為止,以「三星」為最大,獨佔印度市場40%,而「華為」也開始在印度設廠,預計三年內擠身印度前三名。而「小米」也於去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今年甚至推出了小米4i,去年年底就賣出100萬支智慧手機,今年成績會比去年更加出色,預計成長五倍以上。
雖然現在以「三星」居第一,但未來「小米」、「華為」取代「三星」的機會很高,畢竟現在印度還處在智慧型手機取代功能型手機的階段,且國民平均收入較低,較無法負荷「三星」這種高價位手機,此時,「小米」、「華為」的低價策略就是最好的行銷。
「小米」、「華為」創意不足 恐損失品牌質感
現在,你們一定很想問,難道「小米」、「華為」都沒有遇過風波嗎?答案是有的,但它們似乎一點都不在意,那就是「抄襲」。尤其「小米」的抄襲功力,市場上完全有目共睹,大到國家地理頻道的圖片,小至外國募資網站 Kickstarter的創意產品,都有它抄襲的蹤跡。甚至,連它的logo,都不難找到其他品牌的身影。
(圖說 : 小米logo(左)與中國網站遨遊雲logo(右)相似。 圖片來源/電腦王)
「小米」現階段主要市場為亞洲,距離進軍歐洲與美國還得先突破專利限制,但是,仔細想想,它現在只擁有亞洲市場就已經全球第四了,若未來行動裝置拓展至全球,又主打低價策略,商機將不可限量。「華為」則是擁有強大的海外資源及員工當後盾,甚至擁有許多專利技術,我們在飛機上常用的飛航模式就是他們的專利。
兩家公司在技術上或許不輸人,但在創意上則真的稍嫌不足,若想成為全球第一,再這樣抄下去真的不是辦法。試想,當你拿著「小米4」遇到「iPhone5S」,抑或者「榮耀7」遇上「HTC one max」,會起什麼樣的化學作用?「抄襲」可以是「致敬」,可以是「學習」,但在這過程之中,被降低的只會是品牌質感還有客戶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