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 2014 年 GDP 成長數據,GDP成長率為 7.4%,略低於中國政府估計的 7.5%,為近 24 年來最低的一次。
儘管去年 Q4 成長 7.3% 的數據比預想值 7.2% 要好,且也優於 Q3 的 7.2% 成長表現,然而年度的經濟成長數據仍顯示中國國內潛藏的問題已逐漸足以影響經濟表現,例如製造產業產能過剩、房市走向衰弱以及全球需求減弱等。
事實上,對其他國家來說,GDP 成長率在 7% 已經是很可觀了,美國也僅預期明年經濟好轉可達到 3%,為何大家仍如此戒慎恐懼地看待中國 GDP 成長「跌」至 7.4% 呢?
原因在於,中國曾被比喻為「世界工廠」,因此經濟成長漸緩可能也象徵著全球需求將逐漸減少。
回頭看看,1990 年代是中國近 24 年來最糟的一次,那時正值六四天安門事件、北京遭到西方國家行使經濟制裁,因此GDP成長率跌至最低點。自此之後,中國的經濟則搏扶搖而直上,2008、2009 年金融風暴以前甚至每年頂破10%,近期也至少維持在 7.5% 以上。去年,未有任何事件發生,GDP 成長卻僅有 7.4%,令投資人納悶。
中國官方推出一個說法叫做「新常態(New Normal)」,顯示中國過去每年令人驚艷的時代已過,目前,中國力求成長平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早已是有跡可循的,因為中國目前轉向擴大財政支出、增蓋基礎建設、去年十一月突然宣布降息,又傳出中國依然在鼓勵銀行借貸款項予農夫及中小企業、刺激投資等種種跡象,皆顯示中國政策正在因應其國內經濟的轉型而改變。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的駐中經濟學家 Andrew Polk 說:「今年中國的經濟會跟去年非常相像,且今年只會更壞、不會更好。」
星期一,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承認,中國經濟今年承受的下行壓力仍然偏大,且他認為 2014 年的成長表現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許多經濟分析師預測,中國今年應會設定 GDP 成長率在 7.0% 的水準。
澳洲麥格理銀行的 Martin Lakos 在接受 CNBC 專訪時表示,「雖然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數據減弱,不過,大家主要關心的製造業數據,在過去兩年來趨於穩定。」
「儘管我們很期待見到中國經濟成長,但是我們寧可維持現狀,也不要見到戲劇性的收縮、下跌。目前沒有見到任何衰退或崩盤的跡象,因此我們仍蠻樂觀的。」
(作者:Alicia,專研國際政經動態,期望能提供交易外匯與國外股市的投資人最新國際訊息。)
目前 eyeProphet 金融雲端策略社交平台已在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上架。
可點選以下連結進行安裝 :
iOS版 下載點
Android版 下載點
QR code 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