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本週天氣型態皆為高溫炎熱,午後平地山區則有熱對流發展,請記得做好防曬工作並注意午後天氣變化。
英國脫歐公投展開,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留歐派與脫歐派仍勢均力敵,全球金融市場屏息以待,緊張情緒飆升,美股盤中受民調影響,出現沉重賣壓,三大指數由紅翻黑,道瓊工業指數更是跌破17,800點,歐股則漲幅縮小,英國脫歐不確定因素也讓衡量美股恐慌心理的VIX指數,大幅飆升超過14%,指數來到20.92,顯示市場恐慌爆升。
英國脫歐公投將於6月23日格林威治時間晚上10時結束投票,並於台灣時間24日中午前揭曉結果。
財經數據
歐洲見聞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
最後時刻多項民調顯分歧留歐派微弱領先
在稍早公佈的民調顯示退歐陣營支持率領先留歐陣營後,最新公佈的兩項民調顯示,留歐派反超退歐派。民調結果出現反轉,英鎊匯率也走出V形走勢,英鎊對美元創近半年來新高。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公布,COMRES民調顯示,48%的英國受訪者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留歐),另有42%的受訪者支持退出歐盟(退歐)。YouGov民調顯示,51%的受訪者支持留歐,49%的受訪者支持退歐。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 英國若脫歐將帶來廣泛政治和市場影響
- 脫歐公投日!歐盟、歐央、英格蘭銀行 全天備戰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可能對歐盟及國際市場造成影響,歐盟、歐洲央行及英格蘭銀行都已備好因應方案;英國首相卡麥隆與倫敦前市長強森兩人的政治前途,也將取決於此次公投結果。
(資料來源/聯合報)
美洲見聞
(圖片來源/動腦雜誌)
- IMF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從2.4%下調至2.2%
- Fed話鋒轉?葉倫:我們不能忽略掉一些經濟學家的警告
《彭博社》報導,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 週二 (21日) 出席參議院半年度的貨幣政策聽證會上表示,聯準會在 6 月 15 日的 FOMC 利率決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是適當的,但葉倫仍舊再次重申,Fed 將會繼續採取漸進式的升息策略,暗示著 Fed 雖然已在多場利率決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但 Fed 並未放棄本次的升息循環。
(資料來源/鉅亨網)
- Facebook買對了! Instagram 用戶總數突破5億!
Instagram宣布總用戶數正式突破5億人,從2015年9月,不到1年時間,就成功再增加1億用戶,用戶成長速度仍然相當樂觀。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亞洲見聞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 聯發科賣傑發 深交所提問
大陸A股上市公司四維圖新21日公告,大陸證監會已受理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顯示收購聯發科旗下傑發科技(大陸稱杰發科技)一案進入關鍵時刻。但深交所日前對四維圖新的問詢函,引發市場對該交易的質疑,為這宗併購投下變數。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5月底來單日最大降幅 人民幣中間價 大貶279點
中國人民銀行昨(22)日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貶值279點,創下5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3大貨幣籃子指數更同步下滑。不過在新加坡將人民幣納入官方外匯儲備與英國脫歐前夕投資人情緒謹慎的情況下,市場匯價表現相對穩定,在岸即期匯價僅小貶0.01%。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 OPEC去年出現預算赤字 亞洲金融風暴後首見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去年整體出現預算赤字,為1998年來首見,這是因為油價崩跌使成員國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10年低點。OPEC年度統計報告顯示,油價自2014年來已腰斬,對仰賴原油收入的國家造成沉重壓力。OPEC成員國2015年合計出現赤字996億美元(約新台幣3.23兆元),遠遜於2014年的盈餘2381億美元。
(資料來源/聯合報)
台灣見聞
(圖片來源/風傳媒)
- 多空訊息
燁輝看好鋼市 旺到Q3
台積、聯電將獲日廠大單
燁聯、唐榮 7月盤價看漲
Q2不旺 巨大美利達全年營運保守
- 立院初審 移工滿3年免出境 即可續聘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初審通過「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二條修正草案」,刪除現行條文中,移工每三年須強制出國至少一天後才能再入境的規定,預計每年約有一.四萬名外籍勞工受惠,連帶亦約有一萬四千個家庭因此少了等待或更換外勞的折磨。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陸QDII申請來台投資 520後首見
新政府上台後,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來台投資不受影響?根據金管會最新資料,上月新增一家大陸QDII申請來台投資,且是在520後,這也是近一年來,首度有QDII申請來台。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 小英拚綠能 太陽能裝置增2倍
經濟部昨(22)日發布最新綠能目標,全面將蔡英文總統的再生能源目標納入,太陽光電裝置量比舊政府規畫多2倍、離岸風力多5成,2025年總再生能源目標達到2,742萬瓩。初估光太陽能與離岸風力總投資額金額就達1.74兆元,帶動商機龐大。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 郭台銘:鴻海股價不到200不退休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天指出,「鴻海股價還沒到二百元,不到二百元我不會退休。」他向股東承諾,將持續掌舵鴻海集團,在「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的發展策略下,深耕智慧家庭、智慧辦公、智慧工廠等領域,藉此打造「日不落」的鴻海集團。
(資料來源/聯合報)